第二部份 機體設定
機動戰士高達Ex機械設定修正版 Mobile Suit Gundam Ex Machinery Enactment Revise Edition
總設定:藤原亮政 設定協力:地獄死神「技術」 DreamTime「機械」 Deadend「機械」 g-gen「繪圖」
參考網站、資料:銀河英雄傳說「田中芳樹」 Mahq「http://www.mahq.net」 中國機動戰士聯盟「http://www.cnmsl.net」 Macross O.T.M. Database「http://www.n2n2.com/OTM/」 SEED/Destiny名詞解釋資料「devilgundam」
技術設定相關參考:機動戰士高達「大河原邦男、角木肇等」 銀河英雄傳說「田中芳樹」 機動戰士高達Seed「森田繁」 超時空要塞Macross「河森正治、宮武一貴」 全金屬狂潮「賀東招二」
試作型高達Ex三號機 Gundam Ex Prototype III
編號:MSG - X400 - III【MGRT - TEST - TYPE - EX - III】
類型:試作型強襲戰用機動戰士
設計開發:曙光社阿姆斯特丹本社 制造:曙光社阿姆斯特丹本社
隸屬:亞洲聯合軍特務部隊「薔薇騎士」 所屬:亞洲聯合軍特務部隊
駕駛倉環境:試驗型全視野監控/MGRT - TCBS01 核心戰鬥機作為駕駛倉兼脫出裝置
裝甲材質:高達尼姆合金/改良型鈦合金【強化型鈦/新陶瓷複合材料】
機體結構:半固定框架結構
動力提供:AEN - M04 米諾夫斯基式核融合反應爐
動力爐出力:2,000Kw
推進系統:背包噴射器*4 大型可動式噴射器*2
推進力:24,000Kg*4+187,000Kg*2=470,000Kg
姿勢制御噴嘴總數:12
最大加速度:2.19G
最大探測範圍:20,000米
尺寸:頭頂高19.10米 全高19.54米
重量:本體重174.33t 全備重214.24t
固定武裝
AEC - CS01 60mm自動接近防禦機關炮系統「Igelstellung」*2
MGRT - BS04 大型光束軍刀*1 預定輸出功率0.8Mw
MGRT - GB00 試作型高能量光束加農炮*1 預定輸出功率4Mw
手部可選武裝
MGRT - BR01 - CS 大型高能量光束步槍*1 預定輸出功率5.4Mw【搭載E - Cap】
MGRT - MG03 高能量米加粒子加農炮*1 預定輸出功率8.3Mw
MGRT - BDS01 試作型抗光束盾牌*1
擴展武裝
無
簡介
試作型高達Ex三號機,以強襲戰為設計目的。是三台試作型高達Ex中綜合性能最優秀的。其名字全稱為「General purpose Utility Non Discontinuity Augmentation Maneuvering weapon system」「汎用型可持續的戰術性武器系統」。Ex是開發計劃的代號,亦是其名稱。
由於其開發設計目的是為強襲作戰用途,因此其裝甲較一般的機動戰士厚重,以抵擋敵人的攻擊。單是其外部裝甲的重量便達140t之高。裝甲內層採用高達尼姆合金制造,而表層裝甲則由鈦合金/陶瓷複合材料構成。相對於一號機以及二號機,本機有著更多的創新與改革。包括增加姿勢制御噴嘴的數量,令宇宙戰中運動性提高;肩部「可動式肢體」的設計,令厚重的本機獲得超凡的近乎完美的高機動性,令其足以擁有突破敵陣的高速度;運用了核心調節器系統,把駕駛倉和機動戰士本體分為兩部份,加強駕駛員的安全性。其次,主武器方面採用了輸出功率更大的MGRT - BS04 大型光束軍刀及MGRT - BR01 - CS 大型高能量光束步槍,令攻擊力得到相當程度的保證,但亦增加了反應爐的負擔與降低了續戰力。綜合來說,本機攻擊力與防禦力均在極高的水平,但運動性方面與一般機動戰士相比仍然有不足的地方。曙光社并沒有對大西洋聯邦透露開發了本機,因此本機的存在對大西洋聯邦來說是一個秘密。後來本機由曙光社社長戈德里克.葛來芬多交托給亞洲聯合的元首齊格飛.吉爾菲艾斯,以對抗成功發展機動戰士技術的大西洋聯邦軍。所以此機亦是亞洲聯合軍機動戰士技術發展的原點。
高達Ex Gundam Ex
編號:MSG - X401
類型:試作汎用型機動戰士
設計開發:曙光社阿姆斯特丹本社 制造:曙光社阿姆斯特丹本社
隸屬:大西洋聯邦宇宙軍 所屬:伊謝爾倫要塞駐留艦隊
駕駛倉環境:標準型全視野監控/MGRT - CBS01 核心戰鬥機作為駕駛倉兼脫出裝置
裝甲材質:高達尼姆合金/陶瓷複合材料
機體結構:半固定框架結構
動力提供:AEN - M06 米諾夫斯基式核融合反應爐/MGRT - S制式翼態太陽能發電機
動力爐出力:反應爐輸出功率2,420Kw/太陽能發電機平均輸出180Kw
推進系統:背包噴射器*4 輔助噴射器*2
推進力:21,000*4+4,000*2=92,000Kg
姿勢制御噴嘴總數:12
最大加速度:1.31G
最大探測範圍:21,000米
尺寸:頭頂高18.47米 全高18.47米
重量:本體重58.31t 全備重70.41t
固定武裝
AEC - CS01 60mm自動接近防禦機關炮系統「Igelstellung」*2
MGRT - BS04 光束軍刀*2 預定輸出功率0.6Mw
MGRT - TT - SBG04 試作型高能量米加粒子加農炮*2 預定輸出功率12Mw(2*6Mw)
手部可選武裝
MGRT - BR01 高能量光束步槍*1預定輸出功率2.6Mw【搭載可替換式E - Cap】
MGRT - BD02 - X 抗光束耐熱盾牌*1【內藏MGRT - BR01專用可替換式E - Cap*4】
擴展武裝
MSG - X401系列專用全裝甲裝備【肩部追加裝甲*2、胸部追加裝甲*2、腿部四連裝小型導彈速射裝置*2】
簡介
大西洋聯邦宇宙軍伊謝爾倫要塞駐留艦隊所屬的機動戰士,由曙光社開發。對大西洋聯邦的機動戰士開發影響深遠的機體。其名字全稱為「General purpose Utility Non Discontinuity Augmentation Maneuvering weapon system」「汎用型可持續的戰術性武器系統」。Ex是開發計劃的代號,亦是其名稱。取名Ex的理由有二,第一,E代表Experiment,意思即「試驗」;第二就是其是「X」計劃的產物之一,因此取名為Ex。
作為「X」計劃中首先被完成的機體,本機的完成度相對於後來的Rx稍低,但綜合來說相差并不遠。動力方面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AEN - M06 米諾夫斯基式核融合反應爐及MGRT - S制式翼態太陽能發電機作為動力來源,令總輸出功率可達2,600Kw之高,在宇宙戰中太陽能發電機能夠提供接近半永久的180Kw功率,大大提高機體在宇宙中的續戰能力。是機動戰士發展上的里程碑。裝甲方面採用了防禦力優秀的高達尼姆合金作為材質,一般的武器并不能對機體造成致命的傷害。除了利用高達尼姆合金製作裝甲外,曙光社的設計人員還為本機製作了一個同樣由高達尼姆合金製造的MGRT - BD02 - X 抗光束耐熱盾牌,基於高達尼姆合金本身的高硬度,再在表面施加了耐熱和抗光束處理,即使是阿爾斯共和國軍沙利文級的戰艦主炮亦能抵擋達兩秒之久。
武器方面,由於動力來源輸出功率的提高,因此設計人員在翼態的太陽能發電機中間裝備了兩門MGRT - TT - SBG04 試作型高能量米加粒子加農炮,雖然消耗相當高,甚至可能一擊後能源耗盡,但其威力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貫穿一艘普通的護航艦,在經過試射之後,在場的人均留下了「畢生難忘」的感嘆,但此武器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每當使用前要一段時間積蓄能量,在此時間內任何需要反應爐直接供能的武器均不能使用,也即是說只有光束步槍能夠使用,因此在給駕駛員的說明手冊上注解中附加了一條「此武器只適合遠距離射擊用途,不適合接近戰使用」。除了威力極高的試作型米加粒子加農炮外,本機還能使用MGRT - BR01 高能量光束步槍,這是採用了新式步槍能源提供裝置「Energy CAP」的新型光束步槍,這種「E - Cap」與試作型高達Ex所運用的E -Cap最大的分別就是能夠替換,就像手槍的彈匣一樣,大大提高了光束步槍的續戰能力。光束軍刀採用了與試作型高達Ex三號機同型的,但降低了輸出功率。雖然降低了輸出功率,但威力依然是相當強大。
機動性方面,背包的四個噴射器及兩個輔助噴射器為其提供了足以浮於半空中的推力,在大氣圈內戰鬥性能良好。機動性方面,相對於一般機動戰士的固定式姿勢制御噴嘴,本機採用了可動式姿勢制御噴嘴的設計,雖然并沒有增加姿勢制御噴嘴的數量但卻大大提高了在宇宙空間的運動性。反應速度也遠遠高於原型機。
操作系統採用了「人機互動介面」,其所搭載的第三世代人工智能電腦能夠與駕駛員交談、為戰況作出判斷、情報分析和修正射擊軌道等等,是機動戰士操作系統的革新。在大西洋聯邦成功量產機動戰士以前,本機與Rx是大西洋聯邦軍僅有的機動戰士,是非常貴重的戰力,這兩機的技術也是後來大西洋聯邦軍量產機動戰士技術的原點。
高達Rx Gundam Rx
編號:MSG - X402
類型:試作可變式戰鬥用機動戰士
設計開發:阿娜海姆電子企業艾爾.法西爾本社 制造:阿娜海姆電子企業艾爾.法西爾本社
隸屬:大西洋聯邦宇宙軍 所屬:伊謝爾倫要塞駐留艦隊
駕駛倉環境:標準型全視野監控
裝甲材質:高達尼姆合金/陶瓷複合材料
機體結構:試驗型可動式框架結構
動力提供:AEN - M06 米諾夫斯基式核融合反應爐
動力爐出力:2,770Kw
推進系統:主噴射器*4 輔助噴射器*8 小型輔助噴射器*4
推進力:18,000Kg*4+5,800Kg*8+2,000Kg*4=126,400Kg
姿勢制御噴嘴總數:16
最大加速度:2.00G
最大探測範圍:23,000米
尺寸:頭頂高18.70米 全高19.90米
重量:本體重28.99t 全備重63.27t
固定武裝
AE - TCI - 02A 40mm接近防禦機關炮*4
AE - MM - 07R 腕部二連裝榴彈發射器*2
AE - S01 光束軍刀*2 預定輸出功率0.4Mw
AE - MG01 - MSSP 米加粒子加農炮*2 預定輸出功率3.0Mw(2*1.5Mw)
手部可選武裝
AE - R01 高能量光束步槍*1 預定輸出功率3.0Mw【搭載可替換式E - Cap】
AE - TX - BDS 抗光束盾牌*1【內藏AE - R01專用可替換式E - Cap*4】
擴展武裝
無
簡介
大西洋聯邦宇宙軍第一特務艦隊所屬的機動戰士,由阿娜海姆電子企業開發。對後來大西洋聯邦宇宙軍VF系列開發影響深遠的機體。其名字全稱為「General purpose Utility Non Discontinuity Augmentation Maneuvering weapon system」「汎用型可持續的戰術性武器系統」。R的意思是Regeneration,即革新、X代表eXperiment「試驗」與X計劃,因此被命名為Rx。
是宇宙世紀史上第一架可以變形的機動戰士,其名字中的R中的革新即代表了這項技術。在Rx出現而前,很多技術員認為讓機動戰士變形只不過是天荒夜談,這是由於機動戰士框架的固定性所得出的結論。但當阿娜海姆電子企業成功開發出「可變式框架」技術後,所有的技術員均為之驚訝,因為這完全顛覆了他們的認知,超出了他們的認知範圍。同時可變式框架這項技術使阿娜海姆電子企業成為機動戰士開發的領袖,名聲甚至超越了曙光社。
雖然運用了可變式框架技術,但在經過試驗後發現,關節的疲勞程度遠遠超乎開發人員的想像,而且變形成MA形態的速度也不能令開發人員滿意。在經過一輪研究後,開發人員們利用了一種很簡單的方法來減低關節疲勞程度與加快變形速度,這種方法的原理一早已被開發人員等熟知,那就是在關節部份覆蓋電磁氣,達到零摩擦系數。運用了這種方法後,不但使變形時間大大縮短了75%,只需約1.5秒的時間,而且關節的疲勞程度也大大降低,甚至機動性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作為與Ex同樣的新世代機動戰士,本機也搭載了「人機互動介面」,而本機的第三世代人工智能,採用的是男性人格,代號「Alpha」,與Ex的女性人格第三世代人工智能「上官雪」相對。
本機在第一次宇宙戰爭中被阿爾斯共和國軍的機動戰士駕駛員稱為「流星」,這是因為其速度之快遠遠超越他們所駕駛的機動戰士。同時也證明了阿娜海姆電子企業技術力的優秀。阿娜海姆此後長期成為大西洋聯邦的機動兵器開發商,直到宇宙世紀0097年,第二次宇宙戰爭爆發,大西洋聯邦解體。但在第二次宇宙戰爭中扮演著「地球圈最高技術機構」的角色,作為新地球聯邦軍的機動戰士開發顧問而繼續活躍。
量產型高達Ex Gundam Ex Mass Production Type
編號:MSG - X401 - PT
類型:量產汎用型機動戰士
設計開發:曙光社阿姆斯特丹本社 制造:大西洋聯邦宇宙艦隊司令本部
隸屬:大西洋聯邦軍 所屬:大西洋聯邦軍
駕駛倉環境:標準型全視野監控
裝甲材質:高達尼姆合金/鈦合金【鈦/陶瓷複合材料】
機體結構:半固定機體結構
動力提供:AEN - M06 米諾夫斯基式核融合反應爐
動力爐出力:2,420Kw
推進系統:背包噴射器*4 輔助噴射器*2
推進力:21,000*4+4,000*2=92,000Kg
姿勢制御噴嘴總數:12
最大加速度:1.37G
最大探測範圍:21,000米
尺寸:頭頂高18.47米 全高18.47米
重量:本體重60.31t 全備重66.93t
固定武裝
AEC - CS01 60mm自動接近防禦機關炮系統「Igelstellung」*2
MGRT - BS04 光束軍刀*2 預定輸出功率0.6Mw
MGRT - TT - NL01 中子光束炮*2 預定輸出功率2Mw(1*2Mw)
手部可選武裝
MGRT - BR01 高能量光束步槍*1 預定輸出功率2.6Mw【搭載可替換式E - Cap】
AFSF - BS - ABS03 16.2米光束對艦刀*1【展開光束刀刃時預定輸出功率0.8Mw】
AFA - G02 120mm機關槍*1【備彈320發】
AFA - G05 280mm火箭炮*1【備彈3發】
AFA - G05SP 320mm超級火箭炮*1【備彈3發】
AFA - G06 280mm水中用火箭炮*1【備彈5發】
AFA - G07 180mm長距離狙擊加農炮*1【備彈5發】
AFSF - S01 專用抗光束盾牌*1【內藏MGRT - BR01專用可替換式E - Cap*1】
擴展武裝
MSG - X401系列專用全裝甲裝備【肩部追加裝甲*2、胸部追加裝甲*2、腿部四連裝小型導彈速射裝置*2】
大氣層突入裝備【耐熱裝甲、緊急逃生用高耐熱降落傘】
簡介
大西洋聯邦軍首款正式運用於實戰中的量產型機動戰士。使用了MSG - X401 高達Ex的剩餘的非標準部件為主而開發出來的汎用型機動戰士。
與以資料收集為主要目的,擁有濃厚試驗性質色彩的高達Ex相比,MSG - X401 - PT從設計階段開始就是以投入實戰為前提而開發的。為了精簡部件與降低成本,本機省略了擁有大氣圈突入能力的特殊機構 - 核心調節器系統與背部的太陽能發電機。將耗能甚高的高能量米加粒子加農炮更改為耗能低實用性高的中子光束炮。更改了武器接口,令其能夠使用陸軍所開發原本用於坦克上武器。裝甲材料使用了與高達Ex同樣的高達尼姆合金和盾牌進行了小型化,令手部關節的活動範圍加強,同時小型化後的盾牌可以固定於手臂上,而不是必需要手持。本機是一台不論是性能還是完成度都非常高的機體。每一台的量產型高達Ex性能都有若干差異,這是由於其部件并不是非標準部件的緣故。但事實上相差并不遠。作為大西洋聯邦軍首款正式運用於實戰中的量產型機動戰士,為大西洋聯邦軍奪回據點作出了相當大的貢獻。即使在戰後,不少的量產型高達Ex依然被修復,配備給地方部隊的王牌駕駛員所使用。直至第二次宇宙戰爭時期,仍然能夠在不少地方看到本機的身影。
艾克哈爾特 Eckhart
編號:AF - CTA01
類型:量產汎用型機動戰士
設計開發:大西洋聯邦華盛頓機動戰士開發研究所 制造:大西洋聯邦軍
隸屬:大西洋聯邦軍 所屬:大西洋聯邦軍
駕駛倉環境:標準型全視野監控
裝甲材質:鈦合金【鈦/陶瓷複合材料】
機體結構:固定式框架結構
動力提供:AF - MNR03 米諾夫斯基式核融合反應爐
動力爐出力:1,160Kw
推進系統:背包噴射器*2 輔助噴射器*2
推進力:24,500Kg*2+3,900Kg*2=56,800Kg
姿勢制御噴嘴總數:6
最大加速度:0.96G
最大探測範圍:7,000米【使用強化攝影機的時候最大探測範圍為10,000米】
尺寸:頭頂高18.00米 全高18.42米
重量:本體重41.23t 全備重59.38t
固定武裝
AFA - CE03 40mm接近防禦機關炮*2【備彈200發】
AFSF - BS - SBS01 光束軍刀*1 預定輸出功率0.3Mw
手部可選武裝
AFSF - BR - SBR03 光束手槍*1 預定輸出功率1.2Mw【搭載可替換式E - Cap】
AFSF - BR - SBR04 光束狙擊步槍*1 預定輸出功率2.1Mw【備彈6發】
AFA - G01 90mm機關槍*1【備彈400發】
AFA - G02 120mm機關槍*1【備彈320發】
AFA - G05 280mm火箭炮*1【備彈3發】
AFA - G06 280mm水中用火箭炮*1【備發3發】
AFA - G07 180mm長距離狙擊加農炮*1【備彈5發】
AFSF - S02 專用抗光束盾牌*1【內藏AFSF - BR - SBR03專用可替換式E - Cap*2】
擴展武裝
AFA - G08 十二連裝小型導彈速射裝置*1【備彈24發】
AFSF - SBFT01 備用推進燃料槽*2
強化攝影機組合【Aggrandizement Camera Assembled】
簡介
大西洋聯邦軍第一世代量產型機動戰士,搭載了第三世代操作系統及人工智能的新世代機動戰士。大西洋聯邦軍最初的量產汎用型機動戰士。在與阿爾斯共和國軍的戰鬥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標準武裝是頭部的AFA - CE03 40mm接近防禦機關炮兩門及位於背部充電背包的AFSF - BS - SBS03 光束軍刀一把以及低輸出功率的AFSF - BR - SBR03 光束手槍和AFSF - S02 專用抗光束盾牌;除了這些還能運用大西洋聯邦宇宙軍和陸軍所開發出來多種多樣的武器。汎用性十分優秀。可以根據戰況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武器出擊。
操縱性方面由於得到高達Ex與高達Gx戰鬥數據以及搭載簡易型第三世代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統,即使是新手駕駛員只需經過基本訓練即可駕駛參與戰鬥。這對於并未有專門訓練機動戰士駕駛員機構的大西洋聯邦來說相當重要。為了增強續航力,設計人員在背包左右兩邊各裝備了一個備用推進燃料槽,當主推進燃料槽的燃料用完後可以自動補充,大大加強續航力。強化攝影機組合包括了強化攝影機兩架和強化型探測天線,除了能夠令本機在遠距離發現敵人進行先制攻擊外,還可以讓本機進行超遠距離狙擊工作。本機綜合戰鬥性能十分優秀,遠遠超越當時阿爾斯共和國軍的主力機動戰士ARS - MS03 吉維。此機型的出現也是迫使阿爾斯共和國軍開發新型機動戰士的原因之一。作為大西洋聯邦軍的主力機動戰士服役長達六年之久,期間亦衍生了多種機型。直至大西洋聯邦與亞洲聯合組成新統合政府後,才漸漸被新統合政府開發的第二世代機動戰士「阿波菲斯 Apophis」所取代。
指揮官用艾克哈爾特 Eckhart Command Type
編號:AF - CTA01 - CT
類型:量產汎用型機動戰士
設計開發:大西洋聯邦宇宙艦隊司令本部 制造:大西洋聯邦宇宙艦隊司令本部
隸屬:大西洋聯邦宇宙軍 所屬:大西洋聯邦宇宙軍
駕駛倉環境:標準型全視野監控
裝甲材質:鈦合金【鈦/陶瓷複合材料】
機體結構:固定式框架結構
動力提供:AF - NMR03 米諾夫斯基式核融合反應爐
動力爐出力:1,600Kw
推進系統:背包噴射器*2 輔助噴射器*2 輔助小型噴射器*4
推進力:24,500Kg*2+4,100Kg*2+1,500*4=63,200Kg
姿勢制御噴嘴總數:14
最大加速度:1.05G
最大探測範圍:9,500米
尺寸:頭頂高18.00米 全高18.42米
重量:本體重44.36t 全備重60.12t
固定武裝
AFA - CE03 40mm接近防禦機關炮*2【備彈200發】
AFSF - BS - SBS02 強化型光束軍刀*1 預定輸出功率0.5Mw
手部可選武裝
AFSF - BR - SBR05 光束步槍*1 預定輸出功率1.6Mw【搭載可替換式E - Cap】
AFSF - BR - BSR04 光束狙擊步槍*1 預定輸出功率2.1Mw【備彈6發】
AFA - G01 90mm機關槍*1【備彈400發】
AFA - G02 120mm機關槍*1【備彈320發】
AFA - G05 280mm火箭炮*1【備彈3發】
AFA - G06 280mm水中用火箭炮*1【備發3發】
AFA - G07 180mm長距離狙擊加農炮*1【備彈5發】
AFA - G09 360mm超級火箭炮*1【備彈4發】
AFSF - S02 AF - CTA01型專用抗光束盾牌*1【內藏AFSF - BR - SBR05專用可替換式E - Cap*2】
擴展武裝
AFA - G08 十二連裝小型導彈速射裝置*1【備彈24發】
AFSF - SBFT01 備用推進燃料槽*2
強化通信組合【Aggrandizement Communicate Assembled】
強化攝影機組合【Aggrandizement Camera Assembled】
簡介
大西洋聯邦軍第一世代機動戰士「艾克哈爾特」的指揮官用型態。外表和基本裝備與艾克哈爾特并無太大的分別。
本機與一般艾克哈爾特的差別主要有四,包括:提高反應爐的輸出功率、運用輸出功率更高的光束步槍、增加輔助小型噴射器與增加了姿勢制御噴嘴的數量,令其不論火力、機動性還是運動性都相對一般艾克哈爾特有所提升。是名符其實的指揮官用機。作為指揮官用機,本機除了能夠裝備強化攝影機組合外也能裝備強化通信組合,提升通信能力,強化通信組合包括強力天線及兩部小型信號傳送器,兩部小型信號傳送器能夠離開本體移動,移動範圍可達400米之遠,足夠一般傳達信息之用。本機只少數生產配備給ACE和部隊隊長所使用。在第一次宇宙戰爭結束後,很快大西洋聯邦便開發新一種的指揮官用機動戰士來取代本機。因此本機與原型艾克哈爾特相比存在的時間十分短暫。但在第二次宇宙戰爭中仍然有數台指揮官用艾克哈爾特活躍在戰場上。
宇宙戰特化型艾克哈爾特 Eckhart Universe Battle Special Aggrandizement Type
編號:AF - CTA01U - SP
類型:宇宙戰特化型機動戰士
設計開發:伊謝爾倫要塞駐留艦隊 制造:伊謝爾倫要塞
隸屬:大西洋聯邦宇宙軍 所屬:伊謝爾倫要塞防衛部隊
駕駛倉環境:標準型全視野監控
裝甲材質:強化型鈦合金【強化型鈦/強化型陶瓷複合材料】
機體結構:固定式框架結構
動力提供:AF - NMR03 米諾夫斯基式核融合反應爐
動力爐出力:1,300Kw
推進系統:背包噴射器*2 輔助大型推進器*2 輔助推進器*4
推進力:24,500Kg*2+47,000Kg*2+3,900Kg*4=158,600Kg
姿勢制御噴嘴總數:30
最大加速度:2.35G
最大探測範圍:7,000米【使用強化攝影機的時候最大探測範圍為10,000米】
尺寸:頭頂高18.00米 全高18.42米
重量:本體重54.23t 全備重67.38t
固定武裝
AFA - CE03 40mm接近防禦機關炮*2【備彈200發】
AFSF - BS - SBS01 光束軍刀*1 預定輸出功率0.3Mw
手部可選武裝
AFSF - BR - SBR03 光束手槍*1 預定輸出功率1.2Mw【搭載可替換式E - Cap】
AFSF - BR - SBR04 光束狙擊步槍*1 預定輸出功率2.1Mw【備彈6發】
AFA - G01 90mm機關槍*1【備彈400發】
AFA - G02 120mm機關槍*1【備彈320發】
AFA - G05 280mm火箭炮*1【備彈3發】
AFA - G06 280mm水中用火箭炮*1【備發3發】
AFA - G07 180mm長距離狙擊加農炮*1【備彈5發】
AFSF - S02 專用抗光束盾牌*1【內藏AFSF - BR - SBR03專用可替換式E - Cap*2】
擴展武裝
AFA - G08 十二連裝小型導彈速射裝置*1【備彈24發】
AFSF - SBFT01 備用推進燃料槽*4
強化攝影機組合【Aggrandizement Camera Assembled】
簡介
由伊謝爾倫要塞駐留艦隊技術員們主導開發的機動戰士,大西洋聯邦軍第一世代機動戰士「艾克哈爾特」的宇宙戰特化型態。是伊謝爾倫要塞駐留艦隊的技術員在得到了艾克哈爾特的設計圖後進行修改的特別強化型艾克哈爾特。
本機與一般艾克哈爾特最大的分別是在於拆除了雙腿而裝備了大型推進器,大大增加了機動性,令本機甚至可以說是第一次宇宙戰爭中速度最高的機動戰士;但雙腿的大型推進器也很容易成為敵人的攻擊目標,為了彌補此一缺點,設計人員把大型推進器設計成可分離式,在必要時可以放棄大型推進器啟動伸出內藏在腰部追加的兩個輔助噴射器,縱然如此,失去大型推進器後的本機機動性下降是無可避免的事。除了裝備大型推進器,本機還增加了多數的姿勢制御噴嘴,比指揮官用艾克哈爾特還要多出一倍的姿勢制御噴嘴令本機的運動性也得到了相當大的提升。但提升機動性與運動性的同時本機放棄了艾克哈爾特本身的汎用性;由於沒有了雙腿,使得本機并不能在大氣圈內進行戰鬥。但僅作為宇宙戰特化型機動戰士,本機是相當成功的,讓優秀駕駛員駕駛的話,本機可以在宇宙戰鬥中能夠發揮超過100%的實力。
代價除了汎用性外,還有大大提高了製造成本與降低續航能力,即使增加了備用的推進燃料糟,本機在一般情況下也只能全速航行20分鐘左右,這在廣闊的宇宙戰場是并不足夠的。因此本機只生產了六十機,作為伊謝爾倫要塞防衛部隊的機動戰士而活躍於多次的伊謝爾倫要塞攻防戰中。
吉維 Gewi
編號:ARS - MS03
類型:量產汎用型機動戰士
設計開發:阿爾斯共和國國家防衛委員會&迪拉姆電子企業 制造:阿爾斯共和國國家防衛委員會
隸屬:阿爾斯共和國軍 所屬:阿爾斯共和國軍
駕駛倉環境:試作型全視野監控【初期型】/標準型全視野監控【後期型】
裝甲材質:超高張力鋼【超硬鋼合金】
機體結構:固定式框架結構
動力提供:ARS - NM07 米諾夫斯基式核融合反應爐
動力爐出力:980Kw
推進系統:背包噴射器*2 輔助噴射器*4
推進力:18,000*2+2,000Kg*4=44,000Kg
姿勢制御噴嘴總數:8
最大加速度:0.58G
最大探測範圍:4,000米
尺寸:頭頂高21.00米 全高21.70米
重量:本體重69.71t 全備重75.52t
固定武裝
ARSC - GAU1 - A 25mm胸部通用自動防禦機關炮*2【備彈250發】
DEC - GS2 電熱軍刀*1
手部可選武裝
DEC - HOMG1 100mm重突擊機關槍*1【備彈100發】
ARSC - RL2 240mm火箭炮*1【備彈8發】
ARSC - RL2 - W 240mm水戰用火箭炮*1【備彈8發】
ARSC - DS1A 專用盾牌*1
擴展武裝
DEC - HOMG1專用100發彈匣*4
ARSC - RL2系列用240mm火箭炮彈彈倉*2
簡介
阿爾斯共和國軍主力機動戰士,是吉維的正式完成型。
本機與試作型吉維最大的分別就是把頭部的通用自動防禦機關炮移到胸部驅干部份,增加了彈數,使它成為真正可用於牽制的武器。另外,也把原本的電熱戰斧改為電熱軍刀。雖然這種更改似乎用處不大,而且效果也不甚明顯,但卻得到駕駛員的歡迎。除了能夠使用DEC - HOMG1 100mm重突擊機關槍之外,還能夠使用ARSC - RL2 240mm火箭炮。為了增強本機的續戰能力,設計人員在腰部兩側和背後的裙甲部份加設了四個用於攜帶彈匣的掛勾。可以攜帶四個DEC - HOMG1 100mm重突擊機關槍的專用100發彈匣或ARSC - RL2系列用240mm火箭炮彈彈倉,令續戰能力有著一定的保證。
前期型的吉維使用的是試作型全視野監控,而後期型使用的則是標準型全視野監控。綜合性能非常優秀,作為阿爾斯共和國軍主力機動戰士而活躍於各種戰場中。在第一次宇宙戰爭後期,大西洋聯邦軍的機動戰士「艾克哈爾特」量產成功,由於其凌駕於本機的火力、防禦力、機動性和運動性,因此阿爾斯共和國的優勢盡去。為了反擊,阿爾斯共和國開發了後繼機「吉維II」,但由於本機的數量達三千餘架之多,直到「艾爾提納會戰」之時,本機仍然是阿爾斯共和國軍的絕對主力。
吉維II Gewi II
編號:ARS - MS04
類型:量產汎用型機動戰士
設計開發:迪拉姆電子企業 制造:阿爾斯共和國國家防衛委員會
隸屬:阿爾斯共和國宇宙軍 所屬:阿爾斯共和國宇宙軍
駕駛倉環境:標準型全視野監控
裝甲材質:超高張力鋼【超硬鋼合金】/強化型陶瓷複合材料
機體結構:固定式框架結構
動力提供:ARS - NM10.B 米諾夫斯基式核融合反應爐
動力爐出力:1,600Kw
推進系統:背包噴射器*4 輔助噴射器*6
推進力:20,000Kg*4+2,900Kg*6=97,400Kg
姿勢制御噴嘴總數:12
最大加速度:1.31G
最大探測範圍:7,000米
尺寸:頭頂高19.22米 全高19.61米
重量:本體重42.55t 全備重74.20t
固定武裝
ARSC - GAU1 - B 25mm胸部通用自動防禦機關炮*2【備彈250發】
ARSC - BW01 - A 光束軍刀*1 預定輸出功率0.5Mw
手部可選武裝
ARSC - BW02 - B 光束步槍*1 預定輸出功率1.8Mw【搭載E - Cap】
ARSC - DS2A 專用盾牌*1
擴展武裝
無
簡介
阿爾斯共和國軍新一代主力機動戰士。是為取代ARS - MS03「吉維」而開發的新型機動戰士。本機是第一次宇宙戰爭時期阿爾斯共和國軍最後的量產型機動戰士。
由於大西洋聯邦軍的主力機動戰士「艾克哈爾特」不論在火力、防禦力、機動性還是運動性都凌駕於ARS - MS03「吉維」,因此阿爾斯共和國要求國內的迪拉姆電子企業開發一種新型機動戰士以加強軍隊的戰鬥力,用以抵抗大西洋聯邦軍的機動戰士,本機由此而生。本機的開發目的是基於「對機動戰士戰鬥」,因此沒有配備任何對艦、對要塞等的大型武器,只配備了最基本的武裝 - 包括了位於胸部的ARSC - GAU1 - B 25mm通用自動防禦機關炮、在背部充電背包的ARSC - BW01 - A 光束軍刀、手持使用的ARSC - BW02 - B 光束步槍及ARSC - DS2A 專用盾牌,雖然只配備了這些武裝,但本機在很多範圍都超越了大西洋聯邦軍的機動戰士「艾克哈爾特」。
設計上,本機採用單元模組設計,按部位分成了數個單元模組;除了能夠使生產線專業化外,也能夠較為隨意地調整機體結構,不用更改生產線便能改型生產新型號的機體。ARS - MS04 - HMT 高機動型吉維II就是因為這個設計而誕生的新制式吉維II。
本機分別在裙甲內裝備了四個、大腿部裝備了兩個總數共六個的輔助推進器,主推進器的推進力也被加強至20,000Kg之多,擁有遠遠超越以往任何量產型機種的機動性和推進力。作為阿爾斯共和國軍的量產型機動戰士,標準裝備中首次包括了光束武器。火力甚至凌駕於首先運用光束武器的「艾克哈爾特」。不論是火力、機動性還是運動性也超越了「艾克哈爾特」。縱然如此,本機在大戰末期才投入量產,在「艾爾提納會戰」之時,本機的生產量還不足一百架,因此戰後有軍事評論員說:「如果吉維II能夠早量產數月,戰爭的結局可能就要改變了。」
高機動型吉維II Gewi II High Mobility Type
編號:ARS - MS04 - HMT
類型:宇宙戰用量產型機動戰士
設計開發:迪拉姆電子企業 制造:迪拉姆電子企業
隸屬:阿爾斯共和國宇宙機動攻擊軍 所屬:阿爾斯共和國宇宙機動攻擊軍
駕駛倉環境:標準型全視野監控
裝甲材質:超高張力鋼【超硬鋼合金】/強化型陶瓷複合材料
機體結構:固定式框架結構
動力提供:ARS - NM10.B 米諾夫斯基式核融合反應爐
動力爐出力:1,600Kw
推進系統:背包噴射器*4熱核噴氣式引擎*2 輔助噴射器*6
推進力:20,000Kg*4+6,200Kg*2+2,900Kg*6= 109,800Kg
姿勢制御噴嘴總數:12
最大加速度:1.43G
最大探測範圍:7,000米
尺寸:頭頂高19.22米 全高19.61米
重量:本體重49.53t 全備重76.96t
固定武裝
ARSC - GAU1 - B 25mm胸部通用自動防禦機關炮*2【備彈250發】
ARSC - BW01 - B 光束軍刀*1 預定輸出功率0.6Mw
手部可選武裝
ARSC - BW02 - C 專用光束步槍*1 預定輸出功率2.0Mw【搭載E - Cap】
ARSC - DS2A 專用盾牌*1
擴展武裝
無
簡介
本機是吉維II追加了熱核噴氣式引擎後的新型吉維II。ARS - MS04 - HMT是是將吉維II腳底部換成熱核噴氣式引擎的機動性強化型機動戰士。本機能夠在瞬間進行加速,用以進行一擊脫離作戰。本機早期生產了數台給予王牌駕駛員所使用,其中就有著名的外號「白色獵人」迪穆羅斯上尉和外號「黑色獵人」的迪穆爾中尉。全數的高機動型吉維II均交給了阿爾斯共和國宇宙機動攻擊軍。本機是阿爾斯共和國軍在第一次宇宙戰爭中完成度最高的機動戰士,其攻擊力、機動性和運動性都可以說代表了阿爾斯共和國軍的最高技術水平。前後共生產了十架左右。在「艾爾提納會戰」中,宇宙機動攻擊軍全滅,本機全數被擊毀。在艾爾提納會戰結束後,阿爾斯共和國軍刪除了所有關於吉維II改良型號的資料,僅保留了原型吉維II的資料。因此本機也隨之湮滅。
光束武器試驗型吉維 Beam Weapon Test Type Gewi
編號:ARS - MS03 - BWTT
類型:武器試驗型機動戰士
設計開發:阿爾斯共和國先進武器實驗委員會 制造:阿爾斯共和國國家防衛委員會
隸屬:阿爾斯共和國軍本國防衛特務師團 所屬:阿爾斯共和國軍本國防衛特務師團試驗部隊
駕駛倉環境:標準型全視野監控
裝甲材質:超高張力鋼【超硬鋼合金】
機體結構:固定式框架結構
動力提供:ARS - NM07 米諾夫斯基式核融合反應爐/ARS - NM07 - AN 攜帶式米諾夫斯基式核融合反應爐
動力爐出力:ARS - NM07輸出功率980Kw/ARS - NM07 - AN輸出功率600Kw
推進系統:背包噴射器*2 輔助噴射器*4
推進力:18,000Kg*2+2,000Kg*4=44,000Kg
姿勢制御噴嘴總數:8
最大加速度:G
最大探測範圍:4,000米
尺寸:頭頂高21.00米 全高21.70米
重量:本體重69.71t 全備重78.26t
固定武裝
ARSC - GAU1 - B 25mm胸部通用自動防禦機關炮*2【備彈250發】
手部可選武裝
ARSC - TTBW - A 試作型高能量光束步槍*1【搭載試驗型E - Cap】 預定輸出功率2.2Mw
ARSC - TTBW - B 試驗型高功率光束炮*1 預定輸出功率4.3Mw
擴展武裝
無
簡介
阿爾斯共和國軍的光束武器試驗用機。隸屬於阿爾斯共和國軍本國防衛特務師團。
本機與吉維的最主要差別就是省略了原本作為固定武裝腰部的電熱軍刀,只保留了位於胸部的25mm通用自動防禦機關炮作為自衛用途。由於吉維本身的反應爐功率并不足以使用光束兵器,因此設計人員在背部的裙甲部份裝設了攜帶式的米諾夫斯基式核融合反應爐,使得本機的背部看起來相當的怪異。而為了遷就背部裙甲部份的反應爐,背包噴射器的噴射口也被改高了。
作為搭載光束武器的試驗型機動戰士,本機為阿爾斯共和國實際運用光束武器提供了重要的實驗數據。
幽靈 Ghost
編號:ARS - MG01
類型:試作新人類專用型機動戰士
設計開發:阿爾斯共和國國家防衛委員會 制造:阿爾斯共和國國立新人類研究所
隸屬:阿爾斯共和國本國防衛特務師團 所屬:阿爾斯共和國本國防衛特務師團
駕駛倉環境:標準型全視野監控/精神感應框架
裝甲材質:高達尼姆合金/強化型鈦合金【強化型鈦/強化型陶瓷複合材料】
機體結構:半固定框架結構
動力提供:ARS - NM10 - TT 試作型米諾夫斯基式核融合II型反應爐
動力爐出力:4,750Kw
推進系統:背包噴射器*4 輔助火箭推進器*2 輔助推進器*4
推進力:27,000Kg*4+19,500Kg*2+5,800Kg*4=170,200Kg
姿勢制御噴嘴總數:22
最大加速度:1.66G
最大探測範圍:22,000米
尺寸:頭頂高21.38米 全高22.71米
重量:本體重79.65t 全備重102.27t
固定武裝
ARSC - GAU1 - A 25mm胸部通用自動防禦機關炮*2【備彈250發】
ARSC - ABS2 - T 試驗大型光束軍刀*1 預定輸出功率1.2Mw
ARSC - SG3 - W 腰部磁軌加農炮*2
ARSC - MAC2 機動攻擊匣倉*4【光束炮*4、光束刃*4】 預定輸出功率4.0Mw(4*1Mw)
手部可選武裝
ARSC - HBR00 實驗型高能量光束步槍*1 預定輸出功率3.0Mw【搭載可替換式E - Cap】
ARSC - UHS00 試驗型貧鈾彈速射裝置*1【備彈180發】
擴展武裝
ARSC - DS0A 抗光束盾牌*1【內藏ARSC - HBR00專用可替換式E - Cap*4】
簡介
阿爾斯共和國軍在第一次宇宙戰爭中最後開發的機動戰士,開發代號「革命 Overturn」。是宇宙世紀史上第一款新人類專用型機動戰士。試驗色彩相當濃厚。
本機的開發代號也代表著本機的開發目標,那就是對現世代的機動戰士進行「革命」。本機搭載了多項尚在實驗中的新型武裝,如位於背部充電背包的ARSC - ABS2 - T 試驗大型光束軍刀和手持使用的ARSC - HBR00 實驗型高能量光束步槍,這些都是威力遠遠凌駕於現世紀機動戰士的新型武裝。除了能夠使用光束步槍,本機還能夠使用ARSC - UHS00 試驗型貧鈾彈速射裝置,雖然單論威力是遠遠不及光束步槍,但由於貧鈾彈擁有密度大、高硬度和易氧化的優點;貫穿裝甲時發熱燃燒,能夠形成較大的後破壞作用。此外相當高的射速也是這項武裝的優點。可是缺點也顯而易見,那就是貧鈾依然有鈾235,仍然有微弱的放射性,這些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阿爾斯共和國國家防衛委員會限定只能在宇宙戰場上使用,不能在地球或殖民衛星附近使用。盾牌採用臂扣式,扣於右臂上,雖然降低了盾牌的易用性,但卻可以讓本機雙手都能夠手持武器。
除了光束武器外,本機最大的一項革新就是背部四個相對組成「X」形的機動攻擊匣倉,運用新人類強大的腦波,能夠不受米諾夫斯基粒子影響遙距操控,在敵人出奇不意的位置發動攻擊。每個機動攻擊匣倉包括了一門光束炮和光束刃,使得體積相當龐大。縱然如此,機動攻擊匣倉還是相當優秀的一樣武器。日後的浮游炮和浮游飛翅炮等新人類用武器均是以機動攻擊匣倉為藍本。
作為「革命」這個開發代號開發出來的新型機動戰士,本機名符其實。為阿爾斯共和國的機動戰士開發史寫上了革命性的一頁。
萊布尼茲 Leibnitz
編號:AUMS - GA01
類型:量產汎用型機動戰士
設計開發:亞洲聯合國家防衛委員會&曙光社南京分社 制造:亞洲聯合國家防衛委員會
隸屬:亞洲聯合軍 所屬:亞洲聯合軍
駕駛倉環境:標準型全視野監控
裝甲材質:月神鈦合金/鈦合金【鈦/陶瓷複合材料】
機體結構:半固定框架結構
動力提供:ANRM - N02A 米諾夫斯基式核融合反應爐
動力爐出力:1,580Kw
推進系統:背包噴射器*4 輔助噴射器*4
推進力:19,500Kg*4+1,700Kg*4=84,800Kg
姿勢制御噴嘴總數:10
最大加速度:1.20G
最大探測範圍:8,000米
尺寸:頭頂高18.73米 全高19.04米
重量:本體重52.63t 全備重70.55t
固定武裝
GAU - F01 - A 45mm通用自動防禦機關炮*2
XBS - F01 光束軍刀*1 預定輸出功率0.5Mw
手部可選武裝
XBR - F01 光束步槍*1 預定輸出功率1.6Mw【搭載可替換式E - Cap】
XBS - F02 14.2米光束對艦刀*1 展開光束刀刃時預定輸出功率0.5Mw
XDS - F01 專用盾牌*1【內藏XBR - F01專用E - Cap*2】
擴展武裝
XMM - F01 腰部二連裝榴彈發射器*2
XMM - F02 肩部四連裝導彈發射器*2
XMM - F03 腿部四連裝導彈發射器*2
簡介
亞洲聯合軍主力量產型機動戰士,由亞洲聯合國家防衛委員會與曙光社南京分社合作開發完成。
作為中立國家,亞洲聯合必需要有用以自衛的力量,因此造就了本機的開發。武器方面全部採用福特公司所開發的武器,福特公司曾經是一家生產汽車的跨國企業,在進入宇宙世紀後,福特公司開始轉營軍事武器開發;曾經為大西洋聯邦開發多種實彈武器與反潛武器,擁有相當資歷的武器開發經驗。宇宙世紀0060年,福特公司與曙光社組成戰略聯盟,互相交流技術開發武器,本機的光束軍刀與光束步槍就是兩間公司技術交流的成果。裝甲方面部份採用了防禦力僅次於高達尼姆合金的月神鈦合金,一般的槍炮根本不能夠對本機表面造成傷害。但由於價格相當高,因此只有駕駛倉部份及其他較容易被擊中的部位採用了月神鈦合金,其他部份則採用了較為便宜的鈦合金;縱然如此,本機的防禦力相比其他四國的機動戰士依然位於前列。
相對於其餘四國的機動戰士,本機的綜合性能更為優秀;設計人員分別在肩部、腰部和腿部裝設了導彈發射器的掛架,能夠攜帶多個導彈發射器,這使得本機能夠靈活地切換於接近戰鬥和火力支援戰鬥之間,用途更多樣化。性能高、造價低、易生產的萊布尼茲成為了亞洲聯合軍的主力機動戰士,直到新統合政府成立後,本機才漸漸隱沒於第二線之中。
王龍 KingDragon
編號:AUMS - GA02
類型:量產汎用型機動戰士
設計開發:亞洲聯合國家防衛委員會制造:亞洲聯合國家防衛委員會
隸屬:亞洲聯合軍 所屬:亞洲聯合軍
駕駛倉環境:標準型全視野監控
裝甲材質:月神鈦合金/鈦合金【鈦/陶瓷複合材料】
機體結構:半固定框架結構
動力提供:ANRM - N02C 米諾夫斯基式核融合反應爐
動力爐出力:2,100Kw
推進系統:背包噴射器*4 輔助噴射器*4
推進力:19,500Kg*4+2,000Kg*4=86,000Kg
姿勢制御噴嘴總數:18
最大加速度:1.30G
最大探測範圍:8,000米
尺寸:頭頂高19.00米 全高20.42米
重量:本體重47.61t 全備重66.34t
固定武裝
GAU - F01 - A 45mm通用自動防禦機關炮*2
MGRT - BS03 光束軍刀*2 預定輸出功率0.5Mw
XMM - F04 腕部二連裝榴彈發射器*2
MGRT - SG01 磁軌加農炮*2
手部可選武裝
XBR - F02 光束步槍*1 預定輸出功率1.8Mw【搭載可替換式E - Cap】
XBS - F02 14.2米光束對艦刀*1 展開光束刀刃時預定輸出功率0.5Mw
XDS - F01 專用盾牌*1【內藏XBR - F01專用E - Cap*2】
擴展武裝
XMM - F02 肩部四連裝導彈發射器*2
XMM - F03 腿部四連裝導彈發射器*2
簡介
亞洲聯合軍量產汎用型機動戰士,主要配備給指揮官使用。
基本配備與萊布尼茲并無太大的差別,主要把原本腰部的導彈發射器掛架修改為磁軌加農炮、腕部增設了二連裝榴彈發射器用以增強火力,光束步槍的輸出功率也提升了0.2Mw,綜合火力比萊布尼茲提升了一個檔次。跟萊布尼茲一樣,本機採用了半固定框架結構;這是從試作型高達Ex三號機所得到的技術。本機約生產了四十機,全數交給指揮官和王牌駕駛員所使用。
擁有非常值得信賴的優秀性能。作為亞洲聯合軍指揮官用機動戰士而活躍在戰場上。 |